中國保險業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下稱償二代)自年初正式運行已有三個季度。與監管層傾盡人力物力加班加點研制出償二代的高效率不同,償二代在險企內部運行雖已有壹段時間,但部分險企仍未適應這套與國際接軌、以風險為導向的新監管體系。 因“償付能力不足”,保監會剛剛點名了這3家險企:新光海航人壽、中融人壽、國泰財險。界面新聞查詢這三家險企最新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發現,壹個季度過去了,有的險企更“缺血”了,甚至償付能力充足率繼續嚴重下滑。 根據新光海航人壽和中融人壽新近在官網披露的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摘要,界面新聞整理出這兩家被點名險企最新償付能力狀況。國泰財險尚未披露相關報告。由上表可知,被監管層點名的險企,其中兩家在三季度末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但沒有改善甚至更加糟糕,2家險企償付能力充足率均成倍下跌。新光產物保險 新光海航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由上季度末的-31.74%,下跌至-69.87%,成為今年以來償付能力最差的險企。更為糟糕的是,由於董事會改善償付能力並未達成共識,新光海航人壽預計,下季度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將下降至-109%。 實際上,新光海航人壽自2010年以來償付能力充足率壹直呈下滑趨勢,在2014年度末短暫回升之後,自2015年二季度便陷入了償付能力充足率為負值的泥潭。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度末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7.31%。今年壹季度末回升至-3.91%後又繼續走上下滑之路。 償付能力不足首先影響的便是公司業務。根據保監會發函,自2015年11月23日起新光海航人壽暫停開展新業務,至今尚未恢復。此外,公司在2014年3月便收到了監管層“暫停增設分支機構”的監管函。 “增資是解決償付能力不足最直接高效的方式。”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險企償付能力壹旦不足,通常都會向股東要求增資,或者引進新股東。如果遇到“股東不理”就會比較麻煩,因為償付能力不足會直接影響新業務開展,從而導致公司業績受影響,這時候再發債也比較困難。新光產物 顯而易見,新光海航人壽正是這樣的不幸兒。根據新光海航人壽2015年11月發布的《償付能力的相關說明》公告,公司董事會已於2014年5月15日決議增資5億元,同年6月股東新光人壽便將2.5億元增資款項撥款至新光海航人壽賬戶,另壹股東海航集團則因故未能如期履約繳納增資款。 這壹等就是兩年半,海航集團的增資款依舊不見蹤影。新光海航人壽償付能力持續不足的這兩年,正是國務院下發保險業“新國十條”,將保險業地位提升至國家層面的兩年,同行小夥伴借著政策東風鉚足了勁往前奔,新光海航人壽卻是停止新業務苦苦等增資。 結果可想而知,新光海航人壽連年虧損。本欲打算增資的股東新光人壽也等不了了,9月6日新光人壽召開董事會,通過股權轉讓協議,新光人壽對新光海航人壽持股降至25%。 同為壽險公司,另壹家被點名的中融人壽雖然三季度末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依然為負值。但是公司股東已在9月份向其增資40億元,待保監會批復。如果40億增資計入實際資本,公司三季度末償付能力充足率將達到128.88%,跨過100%的監管紅線。 此次被監管層點名的唯壹財險公司——國泰財險,二季度末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僅為38.89%,被監管層評為C類,遠低於100%的監管要求。截至10月27日,國泰財險尚未公開披露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摘要。 不過,界面新聞獨家從國泰財險內部人士了解到,公司因7月獲得螞蟻金服8.33億元增資而大幅改善償付能力,三季度末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或在600%以上。
公司簡介 │ 最新消息 │ FAQ │ 新竹餐廳 │ 聯絡我們 │ 網站導覽 | 回首頁 奇寶網路SEO服務 版權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